中亚五国旅游有什么值得带的特产吗
哈萨克斯坦特产:
土特产食品:哈萨克作为游牧民族有丰富的奶、肉制品特产,奶疙瘩,奶豆腐,奶皮子,生奶油,酸乳酪,酥油,马奶子,骆驼奶,市场上有原生态的散装散卖,也有统一加工包装好的,肉类就是著名的熏马肉,熏马肠,如果是现煮现做更好吃。
手工艺品:刺绣,毡毯,民族服饰,各种首饰,冬不拉(模型),马鞍,皮鞭,木质餐具,刀具,茶壶,雪地靴。
乌兹别克斯坦最著名的特产有葡萄制品和布哈拉的古地毯。
乌兹别克的葡萄吧,这才是乌兹别克最有名的特产,葡萄品质好,产量大。
乌兹别克斯坦的古市集依然活跃,布哈拉人擅长手工艺制作,布哈拉的古地毯是古董地毯中的精品。各色的丝绸、地毯、衣饰、乐器等货品随处可见,吆喝叫卖声不断,令人有恍如回到繁华的大丝路时代的感觉。
此外,可以尝试买一些纯天然的蜂蜜,还有巧克力,这些都是不错的选择。
白俄罗斯特产
白俄罗斯的亚麻是最有名的,陶器也是很有民族特色的。迪纳摩体育场临有轨电车那条街的对面,有一个音乐厅(门口有喷泉),一楼有一个工艺品店,很多都是民族特色的手工艺品,另外,共和国宫东边的“跳蚤市场”,也是工艺品售卖区。
新疆的饮食有何特色?那仁是什么?
“米泉的饭,奇台的面,吉木萨尔的蒜,呼图壁的蛋”,这句顺口溜可代表新疆的饮食特色。
新疆的主食主要有馕、氽汤、伴面、饺子、抓饭等等。馕是一种直径20厘米的烤面饼,里面有洋葱末,1元一个,不会放坏,可以作为干粮; 还有一种叫做油馕,类似平时吃的油煎饼。氽汤是一种由白菜、萝卜、洋葱等切成丝,再和羊肉、面片一起煮的面食,一碗5至8元;抓饭由红萝卜、黄萝卜、洋葱等碎末与米饭混合做成,味道很好,每碗8至10元,还可以配上抓饭肉,每块2至3元。
新疆的肉食以羊肉为主,有清炖羊肉、抓饭肉、烤全羊等。另外,巴楚的烤鱼,博斯腾湖的“五道黑”鱼都是比较出名的。
新疆除了吐鲁番葡萄、哈密瓜、库尔勒香梨以外,还盛产苹果、梨子、西瓜等。伊犁苹果色艳味美,名冠全疆,到了南疆可以吃到新鲜的无花果,伽狮瓜的味道比哈密瓜更爽更甜。
那仁,是新疆游牧民族十分喜爱的一道美食,虽然现在那仁饭已经成为新疆很多民族的家常饭,但是那仁饭还是保留了那种古老游牧民族食物的味道。
那仁饭有一段很古老的故事,引用我查到的相关资料来为大家介绍一下!相传古代居住在叶塞尼河流域的柯尔克孜人,都是以部落群居,集体游牧狩猎为生,所以面食十分稀少只有大汗和高官们才可以吃到由面食制作的食物。
有一年,一个柯尔克孜汗王率领一队士兵外出作战,被敌军包围在一个山谷中。敌兵势众,这支部队整整被围困了40天,还是突围不出去。眼看部队所带的干肉和奶干越来越少了,汗王急得心如火焚,无计可施。最后不得不宰杀战马和缩减士兵的口粮,因此部队的战斗力大大削弱,士气低落而且人心惶惶。别说突围,眼下就连生存都很困难了。解决士兵吃饭问题,一时成了部队生死存亡的关键。汗王和谋臣们费尽了心机,还是没有想出一条妙计。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汗王只好将自己的面粉拿出来给士兵们吃。但汗王一人的面粉怎能充几千士兵之饥呢?若把面粉做成饼,平均一个士兵还分不到一口呢!
厨师们经过商议之后,决定将面粉擀成很薄面片,和肉片一起煮在几大锅水中,送给士兵们去吃。一大锅水中,面片肉片虽然寥寥无几,但士兵们因从未吃过面食,加之腹内饥饿,对于这碗面片汤,一个个都吃得津津有味。
吃饱了肉片汤面的士兵,非常感谢汗王对他们的关怀,一个个精神焕发,斗志倍增,士气高昂。汗王看到这种情况,十分高兴,并不失时机地做好了战前动员。军队在濒临死亡的时候靠一顿肉片汤面,鼓起了勇气,恢复了生机,重新举旗,一鼓作气,冲破了敌军的重重包围,挫败了敌人的锐气,转败为胜。
这个故事非常的精彩,如果亲自尝尝这道美食,你会感受到古老游牧民族的气息深深的掩藏在了一盘盘那仁里面。在乌鲁木齐的各个哈萨克族饭店或者柯尔克孜族的饭店都有那仁这道美食。那仁用的材料是煮熟的细面片及洋葱、肉汤、黄萝卜等,再加入精盐、胡椒粉等调料。在面的上面放上一些切碎的羊肉片或者是驯马肉片,夹着肉一起吃面,有点咸,还有些胡椒粉的麻辣味道,口感重的人一定会十分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