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武汉有哪些美食推荐武汉十大著名小吃
热干面 热干面是武汉最负盛名的传统早点
二、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作文怎么写
我爱我的家乡--武汉
这里有历史悠久的黄鹤楼;这里有环境优美的汉口江滩;这里有绿波荡漾的东湖;这里有树木成荫的龟山。这里,就是我的家乡--华中名城:武汉。
说起武汉,就不得不提那人人皆知的特色小吃。每天早晨,当你走到一排排小吃铺前时,一股香味就会扑鼻而来,令你“口水直流三千尺”.接着,你就会不由自主地走进一家店,毫不犹豫地点那最有特色的风味小吃--热干面。热干面是武汉最着名的食物之一,是我们武汉人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并成为我们心目中在全国的小吃代表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武汉食物代表。面条纤细根根有筋力,色泽黄而油润,滋味鲜美。拌以香油、麻酱、虾米、五香酱菜等配料,更具特色。值得一提的还有那香喷喷的豆皮:它皮薄透明,半圆而不破,黄色有光泽,柔软不粘,表面光滑、色泽乳白微黄光亮,风味独特,是高蛋白低脂肪不含胆固醇的营养食品。武汉的特色小吃还有炒粉、糍粑、面窝、汤包……多得数不过来。
武汉的特色,远远不止是小吃。先来看看那人间仙境般的东湖吧!东湖是中国最大的城中湖,“水色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无论是晴天还是雨天东湖的景色都别有一番韵味。晴天,在艳阳的照耀下,湖面好似撒下了耀眼的金银珠宝,浮光跃金,五彩缤纷,令人目眩;雨天,蒙蒙的雨丝像珠帘垂落在湖面,湖里欢快的鱼群翩翩起舞,追逐。雨水漾起的波纹,溅起银珠似的浪花,水中一圈圈涟漪,好似闪闪发光的鱼鳞,整个湖面上轻轻的笼罩着一层青烟,仿如凌波仙子踏浪而来……东湖,有雪松、樟树、水杉共396种,被人们称为绿色宝库。不仅如此,这里更是花的海洋,有娇而不艳的梅花、十里飘香的桂花……“接天莲叶无穷尽,映日荷花别样红”一片片巨大的荷叶,像一把把大伞,把湖水都映照成了绿色,一朵朵娇艳的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像一个个美貌如仙的女子,有的害羞的藏在荷叶中,把“绿叶映红花”的场面表现的淋漓尽致;有的自信地挺起纤细的腰板,昂起脑袋,似乎在向游人们展示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又好像在向大家宣告:“我最棒!”
武汉还有一个着名的美称--江城。“两江四堤八林带,
火树银花不夜天”,这是一位诗人对武汉江滩美景的赞颂。在武汉三镇的水景中,武汉江滩可谓是这座滨江城市中一道最美丽的风景。三三两两的游人悠闲地走在绿树繁花之中,穿行于鹅卵石铺就的小径,享受着忙碌生活中难得的闲适。坐在金灿灿的沙滩上,看着远处波涛滚滚、汹涌滂湃的长江,别提有多舒服。晚上,江滩更是一处亮点,这里几乎与白天没什么区别:五颜六色的景观灯同沿江大道上的灯火交相辉映。站在江畔远远看去,数只游船在江中,好像是色彩斑斓的纸船,江滩边的一排排高楼大厦金碧辉煌,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令人眼花缭乱,这一道道耀眼的光芒,把江滩映衬得别有一番风味,再加上这里晚上也有许多人游玩观光,各显其能,水声、歌声、笑声、二胡声……这里还有许多活动与景观:喷泉、晚会、秧歌舞……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这一切,使江滩变成了一处“无夜”景区。
武汉的节日特色也是数一数二的,就拿刚过的元宵节来说吧!元宵节晚上,百步亭街道上,用数百个红色的大灯笼组成了许多面“灯墙”,格外抢眼。还在地上建起了模拟型长城,光芒四射,并且精致美观。在中间,有一只闪闪发光的金色大兔子,旁边挂满了居民们自己做的花灯,令人不由地赞叹:“这可真是过灯节呀!”元宵节的步行街,人流惊人火爆,热闹非凡,这样的节日特色,还有什么可挑剔的呢?
我爱我美丽、独特、热闹的家乡--武汉。
三、武汉有什么最地道的小吃?
1、热干面。有歌为证“我爱武汉的热干面”、“我们哪里都是武汉人,我们爱吃热干面”。武汉岂有不吃热干面。吃热干面去蔡林记,那太老掉牙了。现在这时节吃热干面,去哪里?其实说都不用说,瞧瞧五马路李记热干面门口上那硕长的队伍就知道。每次gadfly和gadfly.过汉口必然到这里吃热干面当午饭,gadfly.从来也不怪gadfly小气,可见这里热干面的魅力了。其实,这里的店面狭小、拥挤、黑暗、肮脏,可是从来排起数十米的长队。而且热干面就那几味料,就那简单的做法,何以至此?一说热干面是李包发明的,这个李记有可能是就是李包的后人,但据gadfly考证,此说不足为信。据gadfly分析,估计是调料中多加了一味秘配的炸酱,对热干面进行了与时俱进的改良。在这里吃完面,正好可以去汉正街逛逛,一举两得,倒还不错。此外,李记的凉面比不上他的热干面也还可以一试。
2、糊汤粉要说热干面是武汉小吃的特色,那倒不假。不过武汉评书大师,民俗研究者何祚欢却认为最代表武汉特色的小吃其实是糊汤粉。真正的糊粉汤是用鱼骨熬成的汤加上劲道的米粉。不同于任何其他米粉。不过,现在地道的糊汤粉馆并不多见。位于武昌首义园的李义兴记糊汤粉馆值得推荐。浓浓的糊汤,加上足量的胡椒,再将切好的油条或是散子一泡就着米粉。吃完后满头满身大汗,那种感觉,才叫淋漓畅快。
3、汤包汤包不是武汉的特色,虽然武汉的四季美汤包是名声在外的。不过四季美现在已经是百足之虫。说起汤包,小妖精同学推荐的这家位于汇通路、吉庆街和南京路交汇路口的成记汤包值得一提。汤包大小合适,用老板的话是“一笼十二个,一口一个,女士管饱”。包馅有鲜肉、香菇之类的大路货,也有特色的虾仁等等时令馅。当然这里的其他小食也还不错,比较有特色的是卤肉饭,肉汁满满一碗,呈暗红色,香飘四里。不过在这一家吃汤包最大的特色不在于嘴的享受,老板一路的妙语连珠,不亚于汤包的美味。
4、面窝吃面窝还用挑地方?虽然满街都是炸面窝的,不过可别忘了,那首民谣怎么唱?“户部巷的面窝...”。报纸上关于户部巷过早介绍了好几次,什么米粉呀热干面呀。其实,户部巷最有名的还是老谢家的面窝呀。每次到户部巷,别说吃面窝,就是看谢太婆慢条斯理炸面窝就过瘾。最有意思的是,她还可以根据你的需要炸出全枯的面窝,和一点也不枯的面窝圈子。
5、生煎包子生煎包子不是武汉的特产,因此并不多见。在汉口谈炎记精武路分站门口有一家味道奇好的生煎包子。通常和谈炎记的水饺一起卖,不过相比之下大名鼎鼎的谈炎记水饺只是个搭头了。卖生煎包子的洋白铁皮车上居然还用红漆刷上武汉晚报于某年某月某日报道过该包子。
6、鸭脖子吃鸭脖子、鸭肝到吉庆街,找来双扬?少听池莉鬼款了。吉庆街上那个久久和来双扬鸭脖子其实全是一年200根从精武路买的。不过精武路上全是卖这东东的,也容易挑花眼,最搞笑的是,有几家居然挂着国家某局注册商标字样的牌子,也算个风景了。snoopy同志推荐由精武路走进去十余米路右边的一家,招牌记不清了,反正是三个人的姓拼成的,比较好找。永远同学去过的。
太多了~~~!说不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