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汕头特产有哪些
金玉三捻橄榄汕头素有”美食之乡”美誉,汕头美食体现了潮汕饮食文化的深厚底蕴.汕头比较有名的当地小吃有;”老妈宫粽球”.”西天巷蚝烙”,”福合埕牛肉丸”,”新兴炒糕”,”飘香小食店的虾米笋”等,还有南澳岛上的多种海产风味.
老妈宫粽球,汕头老妈宫粽球是一种很特别的粽子,它借助妈祖信仰的灵光,由一种普通节食,变成一种适宜四时享用的不普通食物.在1920年前后,一位叫张强德的开始在老妈宫附近摆摊卖粽球.其制作非常讲究;选料精细(选用颗粒饱满的糯米),创意独特(有甜咸双拼料馅),不惜工本(咸料馅有香菇.虾米.腊肠.方鱼末.莲子.栗子和经腌制的南乳鬃头肉),过去店里还悬挂一块写着”食定正知”的横匾,后来演绎成一句在社会上流传广泛的俗语;”老妈宫粽球--食定正知”,过去潮汕人每逢行船出洋都要前来祭拜妈祖,祈求保佑平安.在老妈宫门口,会顺手买几个粽球作供品,祭拜后一路上幔幔将它们吃了,又好吃又耐饥.
西天巷蚝烙,蚝烙为潮汕传统食品,市场炒卖或家庭膳食均极普遍.1930年前后,杨二首先在升平路西天巷口营业,后来又有胡锦兴,姚老四等人相继在附近继续专卖.为了生意竟争,他们各自设法提高烹制技术和质量,形成了驰名海内外的西天巷蚝烙.蚝烙以鲜蚝(学名牡蛎)为主料,以鬃头肉煎成的猪油.上等雪粉.鲜鸭蛋为配料,辣椒酱.上等鱼露.葱粒等为调料.用料专选达濠蚝仔.雪粉.葱粒拌匀下平底锅(俗称煎鼎),用旺火厚箐肠部的脂肪烙煎,淋上蛋浆,并配入适量上等鱼露.辣椒酱.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品尝时放上洗净切碎的芫荽和配上上等鱼露为作料.具有外酥里嫩,香脆鲜美的特点.
福合埕牛肉丸,福合埕,原来是老市区的一个地名,在20世纪60年代,这里以煤铺脚陈氏的牛肉丸店为代表的”福合埕牛肉丸”就已远近闻名.牛肉丸,首先要把选好的牛肉去膜,切成厚片,再置肉片于大木板上,用木槌边捶边翻动,用荔枝木槌最好,捶肉用力必须均匀快幔适度,肉浆以用手抓起放下,肉不黏手为度,非常费工夫.
新兴街炒糕稞,早在20世纪40年代,炒糕稞烹制行家徐春松便在汕头市新兴街茂成号专营闻名,号称老徐炒稞.用优质白米浆加工蒸熟,用猪油.白糖.鲜虾.猪肝.瘦肉.鲜蚝等配料,再加上沙茶辣酱.味精.鱼露.雪粉水.上汤炒匀注重火候,色泽金黄鲜艳,香味飘溢.
(另外)
特产一:潮绣
粤绣与苏绣、湘绣、蜀绣合称中国四大舌绣。潮汕刺绣属粤绣范围.在海内外素享盛誉。据史籍记载,唐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潮汕已有刺绣工艺,经过历代沿革,逐步形成独特风格。潮绣主要特点是构图严谨,疏密得体,针法繁多,色彩丰富,庄重浑厚,最突出的是托地垫高,利用金、银线镶嵌,形似浮雕,质感强烈,这就是著名的“钉金垫浮”。此外还有绒绣、金绒混合绣、纱绣,珠绣等。
特产二:潮汕抽纱
以亚麻布、苎麻布、玻璃纱、化纤织物和彩色绣线为原料,采用抽绣,钩织、刺绣等工艺,制成精美的装饰性日用品,品种繁多,行销五大洲loo多个国家和地区。潮汕抽纱有服装、台布、枕套、被套、床罩、手帕、窗帘、盘垫等,图案以花卉为主,清新雅致。参考资料:百度
赞同1| 评论
二、汕头哪里可以摆地摊,汕头哪里都行只要热闹
摆地摊可以,但是不要影响交通,不要影响市容市貌,否则城管会招呼你的
三、现在在汕头做什么生意比较赚钱?
diy店就很不错,时尚个性的DIY创意制作,diy饰品、diy马克杯、人面公仔等等,这些正是现在年轻人最青睐和追求的东西,创意也非常好,通过diy个性定制的理念让礼品更具精神享受的资本和表达情感的价值。
四、汕头有哪些必吃美食?
确实很多,那位列了95项的,你也别随便copy一些就上来阿,很多地方根本就不在汕头你叫lz去哪里吃,而且很多根本就不是汕头小吃了……
其实我个人觉得各家的味道差别也不会很大。一楼介绍的还是比较有口碑的几家。广场的豆花确实不错,但旁边没什么别的店,而且豆花老伯4点就没豆花了,还是有点不实际。
早点类型的,我还是推荐圆门干面馆。虽然不是最好吃的,但胜在分店多好找,品种也算比较全。
还可以到一中后门(即三中前门)。那里是几家学校的集合点,小摊很多,不过最近城管一直比较严,肠粉姨都没出来卖肠粉了。那里的毫果、无米果都还不错,我一般都挑靠近四顺凉茶的那家吃。因为这些小吃比较热气,所以还可以到四顺凉茶喝绿豆爽之类的。那家四顺可以说是汕头料最足,最不讨厌的四顺了。
阿喜烧烤也很有口碑。不过太晚出来,加上听说最近严打也是没出来做生意。
汕头就是东西比较散,有些我觉得不错的,但是外地人可能很不好找。比如飞厦小学附近有家烧烤也不错。但在居民区里不好讲。
其实各家店的小吃味道也不会差很多。
牛肉丸我个人比较喜欢去飞厦老二牛肉丸吃。时间对的话还可以看到一群猛男在那里打牛肉。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