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喀则地区有几个县?
日喀则,辖1个市辖区和17个县。
17个县分别是: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
日喀则市下辖1个市辖区(桑珠孜区),市政府驻地桑珠孜区。
二、日喀则地区有哪些县?
日喀则设17县、1县级市、1个口岸,即日喀则市,江孜、白朗、拉孜、萨迦、岗巴、定结、定日、聂拉木、康马、亚东、仁布、南木林、谢通门、吉隆、昂仁、萨嘎、仲巴和樟木口岸;县(市)下辖203个乡(镇、办事处),1760个村(居)民委员会。
三、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在满足人们的食物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就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发展对策进行分析和讨论。
1. 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
日喀则地区是西藏自治区的重要农业生产区之一,拥有广阔的耕地资源和丰富的水资源,在农业生产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目前,该地区主要种植粮食作物、果树、蔬菜和草地畜牧业等。
在粮食作物方面,日喀则地区主要种植高原小麦、青稞和玉米等作物,这些作物适应高寒的气候条件,具有较强的耐寒耐旱能力。果树种植主要以苹果、梨和核果类水果为主,这些果树在适宜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生长良好,质量优异。蔬菜种植则以土豆、胡萝卜和油菜等为主,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居民的需求。草地畜牧业方面,日喀则地区以牦牛、羊和马等为养殖主体,这些家畜能够适应高原地区的特殊气候和饲草条件。
然而,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首先,土地资源相对有限,耕地面积有限,且大部分为丘陵和山地,不利于机械化农业生产的发展。其次,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受到自然条件限制,限制了农作物的种植和产量。还有,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薄弱,农机具和农药施肥等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较少。同时,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的认识和意识相对较低,技术水平有待提升。
2. 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挑战
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着许多挑战,主要包括自然环境、资源限制和市场需求等方面。
首先,日喀则地区位于高原地区,气候寒冷,季节短暂,气温波动大,这些自然条件对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次,土地资源有限,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是农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此外,水资源的分布不均匀,水利设施相对薄弱,制约了农业灌溉水量的供应。
除此之外,市场需求对农产品的品质和品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食品安全和营养价值的关注度增加,这对日喀则地区的农产品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国内外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如何提高产品质量,拓展市场销售渠道,是日喀则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3. 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的发展对策
为了应对当前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发展对策。
首先,加大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业的投入,提高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包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用机械和农业技术设备的更新升级。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为农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
其次,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加大对农业科技的研究和开发力度,推广应用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产业竞争力。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科技手段,提高作物的品种改良和病虫害防治能力,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再次,加强农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建设。通过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民合作组织,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加收入。同时,建立健全农业市场体系,开展有机农业和特色农业的生产,提高产品附加值。
最后,加强人才培养和教育引导。加大对农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培训和示范,加强农民的技术实践能力,推动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日喀则地区农业生产在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的同时,也孕育着发展的机遇。通过合理的政策引导和科学的发展对策,日喀则地区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农民在农业生产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也是农业发展的重要保障。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日喀则地区的农业生产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四、简述日喀则地区的气候特点?
日喀则市大体处于喜马拉雅山脉中段与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中段之间,境内定日县有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西藏三大圣湖之一的羊卓雍湖。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日喀则大致有3种区域性气候。喜马拉雅山以北和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南的地区,属高原温带半干旱季风气候;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以北的少部分地区属高原亚寒带季风半干旱、干旱气候;喜玛拉雅山主脊线以南地区属高原温带季风半湿润气候。日喀则总体的气候特征是:空气稀薄,气压低,氧气少;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年平均达3300小时,高原紫外线强烈;气温偏低,年较差小,日较差大,年平均气温西部亚寒带地区为0℃,东部温带地区为6.5℃,年平均气温为6.3℃,可算是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份平均气温为2~12℃,最暖月份的平均气温为10~18℃,年平均日较差西北部为16℃,东部为14℃;干季和雨季分明。每年10月至翌年4月,干旱多风,低温少雨雪,降水量不到全年降水的10%,为干(旱)季或风季。5至9月,气候温和,空气湿润,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的90%以上,降水量集中在7-8月份,为雨季。
五、西藏日喀则地区包括哪些地方?
日喀则地区现设1个县级市(日喀则市)、17个县(江孜县、白朗县、拉孜县、萨迦县、岗巴县、定结县、定日县、聂拉木县、康马县、亚东县、仁布县、南木林县、谢通门县、吉隆县、昂仁县、萨嘎县、仲巴县)、1个口岸(樟木口岸)。
六、在日喀则地区做什么生意好?
日喀则地区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市场很大,适合产品也真的挺多的,建议先对日喀则地区的市场先做一个调研,注意去观察市场上的发展动态,看看都有一些什么行业是未来会发展的比较好的,就可以去这种行业找项目,创业一定要找到顺应市场潮流的产品,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不过创业的成功率并不高,建议从小本生意做起比较靠谱。
七、如何在日喀则地区进行高效蔬菜种植?
了解日喀则地区蔬菜种植的特点
日喀则地区位于西藏,地处高原地带,气候寒冷,氧气稀薄,阳光强烈。这些特点对蔬菜种植带来一定的挑战。
- 选择耐寒品种:在日喀则地区选择适应低温环境的蔬菜品种非常重要。
- 建设温室:温室可以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帮助蔬菜在恶劣气候下生长。
- 加强施肥:日喀则地区土壤肥力较低,种植过程中需要适量施肥,提供营养。
种植蔬菜的步骤
以下是在日喀则地区种植蔬菜的一般步骤:
- 选择适宜品种: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合的蔬菜品种。
- 准备耕地:对土地进行翻耕、松土,以保证土壤肥沃。
- 施肥:根据土壤质量进行施肥,提供蔬菜生长所需的养分。
- 播种或移栽:根据蔬菜的生长习性,选择适合的播种或移栽方式。
- 管理:定期浇水、松土、除草,防治病虫害,并进行适当的修剪和摘叶。
- 收获:根据蔬菜的生长周期和品种特点,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获。
如何利用视频提高生产效率?
种植蔬菜的过程中,视频可以作为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提高生产效率。
- 示范种植:通过拍摄种植过程的视频,可以将种植技术直观地展示给其他农民,帮助他们了解正确的操作方法。
- 解决问题:农民在种植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问题,通过观看相关视频,可以及时找到解决方案,提高应对能力。
- 培训和交流:视频可以作为蔬菜种植培训的一种形式,帮助农民学习新技术和经验,并促进他们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总之,了解日喀则地区蔬菜种植的特点,掌握种植的步骤,同时利用视频提高生产效率,将有助于农民在这个地区进行高效蔬菜种植。
谢谢您阅读完这篇文章,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了解日喀则地区蔬菜种植技术,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八、岗巴县至日喀则地区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292.1公里
起点:岗巴县
1.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德吉中路行驶18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雪东路
2.沿雪东路行驶370米,进入嘎定线
3.沿嘎定线行驶108.2公里,直行进入S204
4.沿S204行驶132.6公里,直行进入日江路
5.沿日江路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S204
6.沿S204行驶44.1公里,直行进入上海南路
7.沿上海南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上海中路
8.沿上海中路行驶1.5公里,右转进入青岛东路
9.沿青岛东路行驶380米,左转
10.行驶10米,到达终点
终点:日喀则市
九、日喀则地区上海中路6号属于哪个区?
日喀则地区上海中路6号,如果是地址话,不需要加区,日喀则市区面积不大,上海中路属于日喀则的中心区。如果一定要对应上区的话,就是日喀则市上海中路6号!
十、西藏日喀则地区到通门县有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85.9公里
起点:日喀则市
1.日喀则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青岛路行驶570米,过右侧的亚美商场约140米后,右转进入雪强路
2.沿雪强路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X201
3.沿X201行驶80.6公里,直行进入X201
4.沿X201行驶500米,在第2个出口,进入解放南路
5.谢通门县内驾车方案
1) 沿解放南路行驶860米,直行进入解放中路
2) 沿解放中路行驶280米,过右侧的通门商城约100米后,右转进入吉定东路
3) 沿吉定东路行驶16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左侧)
终点:谢通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