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凯里的农土特产是什么?
凯里的农土特产主要为:
1、水晶葡萄
凯里市大风洞镇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气候温和,无霜期长,适合水晶葡萄生长,且具有晚熟优势。据有关部门检测,“凯里水晶葡萄”具有糖度适中,酸度较低,风味独特。
2、下司酸汤鱼
下司酸汤鱼下司酸汤鱼是黔东南州的四大名菜之一,扬名省内外。来麻江作客的好朋友或贵人,麻江多以此菜招待之。其特点如下:料选用清水江野生活鱼或田鱼,如角角鱼、鲤鱼、鲑鱼、鲧子鱼、鲶鱼等。汤用米酸或辣椒酸加入姜、蒜、蕃茄、花椒、味精、鱼香菜等调配而成。
3、下司狗肉
下司狗肉下司狗肉是仅次于下司酸汤鱼的好菜,许多过路客人和朋友都喜欢来下司吃狗肉。下司狗肉肉质细嫩,味道纯正,准确地说,下司狗肉叫下司草烧狗肉,正因为采用草烧技术,即所谓的“天然”技术,所以它与其他地方的喷灯烧、煤烧煮起来的味道有所区别。
4、马尾斗笠
马尾斗笠马尾斗笠是黔东南自治州凯里市湾水镇的苗族民间传统工艺精品之一。苗族民间能工巧匠用竹子剖成又细又长又薄的竹篾,并分别以360根竹篾和马尾编织而成,专供苗族少女和青年妇女遮阳用。苗族马尾斗笠具有精、美、巧等特色。
5、红酸汤
红酸汤是凯里地区苗族人民的传统食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它所独具的色(鲜红)、香(清香)、味(醇酸、回甜)等特点。凯里人素有“三天不吃酸、走路打翩翩”的民间俗语,可见,红酸汤在凯里人饮食链上的重要地位。
二、凯里有什么可以带走的土特产?
酸汤鱼——用淘米水在坛子里发酵后,用火煮开,加少量辣、姜、盐、西红柿等,将活鱼取出苦胆后放进火锅煮熟,味道鲜美、可口、健胃,是当今南方北方人都赞赏的苗族名菜之一,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凯里红酸汤”正式成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09年在评选全国特色火锅底料时,凯里红酸汤被中国食品协会认定为贵州特色,与内蒙古的涮羊肉火锅底料和重庆火锅底料被列为全国三大特色火锅底料。
鸡稀饭——将鸡打整干净后,用清水煮半熟时,放半斤或一斤米与鸡同炖,熟后取鸡切成块粘辣吃特别香。鸡稀饭特别可口,是苗族名菜之一。
腌菜——腌菜制作,将青菜洗净晒干,切细,用糯米饭和少量盐拌匀,放于坛子内加盖,数月开盖味鲜可口,将腌菜与螺、鱼肉等同煮,味道更鲜。
狗肉汤锅——将狗杀死后,用稻草包裹着狗烧掉毛,剖开狗腹取出、肠杂清洗干净,与狗肉一起放铁锅里煮熟,放佐料。狗肉味鲜皮脆,汤特别香,是接待宾朋的名菜之一。
螺丝鱼——将田螺与鲤鱼一起煮,按照酸汤做法一样烹调,也是苗族的一道名菜。
郭氏牛肉干——历史悠久,主要以鲜黄牛肉配以米酒、蜜糖和20多种品味不同中药精制而成,具有甜、咸、麻、辣等品味,纯香开胃健胃。旧州郭氏牛肉干曾定为航空食品,远销省内外。
黄平豆腐干——历史悠久,清朝时就很有名气。用本地黄豆为原料制成豆腐,然后再经过浸泡、烘烤而成。曾有“蟹黄脂白软嫩香,酒市呼朋细品尝”的诗句赞美。
米酒——用大米或稻谷酿制,酒精度一般只有20度左右,平时自家酿成后装入坛内,节日宾客来至,用于接待佳宾贵客,客醉主人欢。
茶叶----黄平产茶历史悠久。明清两代,浪洞云雾茶、旧州回龙寺茶、马场茶叶,曾作为贡品。现东坡的飞云茶也名扬省内外。
三、探寻凯里土特产:了解这片神奇的土地
凯里,这个位于贵州省东南部的小城,因其丰富的土特产而闻名遐迩。从悠久的历史到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孕育了众多珍稀的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成为了游客必访的打卡地。让我们一起踏上探寻凯里土特产的旅程,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魅力吧。
凯里土特产的历史渊源
凯里的土特产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数百年前。这里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众多稀有的农产品。从古至今,当地人便善于利用当地资源,创造出各种手工艺品和农副产品,成为了凯里的标志性特色。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凯里的土特产不断丰富和完善,成为了当地人引以为豪的文化瑰宝。无论是贵州苗绣、凯里竹编还是凯里腊肉,都已经成为了这片土地的代表性符号,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一探究竟。
凯里土特产的独特魅力
凯里的土特产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除了悠久的历史外,还有它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这里地处山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为农产品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比如,凯里的贵州苗绣就因当地特有的绣花技艺和优质的原料而闻名遐迩。当地人善于利用当地的天然染料和绣花技艺,创造出了色彩斑斓、图案精美的苗绣作品。而凯里竹编则是利用当地丰富的竹子资源和传统的编织技艺,制作出各种实用又美观的竹制品。
此外,凯里的腊肉也是当地的特色美食之一。当地人善于利用当地的气候条件和传统工艺,制作出香甜可口、入口即化的腊肉,成为了凯里美食的代表。
品鉴凯里土特产的独特魅力
想要真正感受凯里土特产的独特魅力,最好的方式就是亲自来到这里,走进当地人的生活,感受这片神奇土地的文化底蕴。
- 参观当地的手工艺品作坊,近距离欣赏制作过程,感受匠人的巧思与智慧
- 走进当地的农家乐,品尝正宗的凯里腊肉和其他当地美食,感受地道的风味
- 参加当地的民俗活动,感受独特的苗族文化和贵州风情
- 购买各种土特产作为纪念品,带回家与亲朋好友分享
无论你是对手工艺品、农产品还是美食感兴趣,凯里都能给你一个惊喜。来到这里,你一定会被这片神奇的土地所吸引,感受到它独特的魅力。
感谢您阅读这篇文章,相信通过了解凯里的土特产,您对这片神奇的土地会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无论是欣赏当地的手工艺品、品尝正宗的美食,还是感受独特的文化风情,凯里都会给您一次难忘的旅行体验。让我们一起探寻这片神奇的土地,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
四、凯里欧文是不是凯里的?
不是
凯里·欧文(Kyrie Irving),1992年3月23日出生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拥有美国/澳大利亚双重国籍,职业篮球运动员,司职控球后卫,效力于NBA克里夫兰骑士队。
五、什么是土特产,那里的土特产最多?
土特产,是土产和特产的并称。在我国,土产一般指各地的农副业产品和部分手工业产品,如松香、毛竹、栲胶、陶瓷器、丝织品、花边、水果等。特产指各地土产中具有独特品质、风格或技艺的产品,如杭州的织锦、景德镇的瓷器、宜兴的陶器、绍兴的黄酒、南丰的蜜橘、三清山山茶油、汕头的抽纱等。
江苏浙江两省最多,其次是四川和山西
六、岚皋的土特产?
岚皋的土特产有岚皋魔芋、红香贡米、岚皋腊肉等等。
以下是这些土特产的详细介绍。
1、岚皋魔芋
岚皋魔芋是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特产。
岚皋魔芋是重要的药食同源作物,主要成份是葡甘露聚糖,食用后不会在胃里消化而在肠道消化,能提高消除肠壁上沉积废物作用,降低人体对单糖的吸收,抑制肝脏和血液中胆固醇含量,从而具有调节胃肠道、排毒、通便、减肥、降血脂、降血糖等作用,曾被联合国食品组织认定为“宝贵的天然保健食品”,有“胃肠道的清道夫”等美誉。
2、红香贡米
红香贡米产于陕西岚皋县官元镇古家村“皇田”。该村盛产水稻,其中近100亩水田位置、水质、土壤独特,长出一种米粒呈枣红色,煮熟后松软可口,香气扑鼻,煮在吊罐里直立不倒,百姓称这种米为“红香米”。
3、岚皋腊肉
岚皋腊肉是陕西省安康市岚皋县的特产。岚皋腊肉干色鲜味美,营养丰富、携带方便、老少皆宜,是陕西久负盛名的传统美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七、凯里的大学?
凯里是黔东南州的首府,属贵州省管辖,位于贵州省东南地区。凯里有好几所大学,其中有;凯里学院,黔东南农业技术学院,黔东南工业技术学院,黔东南医学专科学院,幼师专科学院等
八、凯里的河流?
截至2017年10月,凯里市境共有河流56条(含溪流35条),属长江流域沅江水系,其中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以上的一、二级支流有21条,分属清水江、重安江、巴拉河。集水总面积1569.72平方千米,年集水量40.13亿立方米。境内多年平均降水量1240毫米,降水总量15.78亿立方米。地下水源年排水量约1.4亿立方米。有枯水流量大于每秒1升流量的泉水200余处
九、凯里的意思?
“凯里”系苗语音译,意为“木佬人的田”,苗语称木佬人为“凯”,田为“里”,“凯里”即“木佬人的田那个地方”。
凯里市,简称“凯”。是黔东南自治州的地级行政区首府,位于中国贵州省东部,是贵州省主要中心城市之一。截止2021年,全市辖 11 镇 9 个街道,辖区面积 1569.69 平方公里,城区规划面积 792 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占户籍人口的 81.6%,是一个以苗族为主、多民族聚居的新兴城市,被誉为“苗侗明珠”。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凯里常住人口为709057人。
十、凯里那里可以看见全凯里的夜景?
很难看见全凯里的夜景。因为凯里市区分布较为分散,没有一个特定的高地或建筑能够俯瞰全凯里市区。目前,可能只有凯里市南部的岗东山可以看到凯里市区的部分夜景。需要注意的是,岗东山属于国家森林公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晚上不开放。如果想要欣赏凯里的夜景,可以选择去凯里市区内的一些高楼,如贵州广播电视大厦等,但仍不能看到全凯里的夜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