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结绿色刺果的植物叫什么?

景区特产 2024-07-11 浏览(0) 评论(0)
- N +

一、这种结绿色刺果的植物叫什么?

人参果又名长寿果、凤果、艳果,原产南美洲,属茄科类多年生双子叶草本植物。人参果是一种高营养水果,果肉清香多汁,腹内无核,风味独特,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等特点,富含维生素c和多种微量元素,其中锌元素含量最高。通常所说的人参果是一种原产于中国武威地区的水果,富含蛋白质、维生素与矿物元素,具有保健功效。

二、武威有几个县,几个区?

武威市辖1个市辖区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2个县和1个藏族自治县天祝藏族自治县。

武威市,甘肃省下辖市,中国地级市。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东临省会兰州,西通金昌,南依祁连山,北接腾格里沙漠。

武威古称凉州,历史上曾经是著名的“丝绸之路”要冲,河西四郡之一。武威市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

武威市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处、国家4A级景区4处、省级自然保护区3处。[BR]武威是“中国旅游标志之都”、“中国对外开放城市”、“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葡萄酒城” 、享有“西藏纳入中国版图的历史见证地”、“中国葡萄酒的故乡”、“世界白牦牛唯一产地”和“中国人参果之乡”等美誉。

武威 (中华人民共和国甘肃省省辖市)简介:

武威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东端,是丝绸之路自东而西进入河西走廊和新疆的东大门。位于北纬36°29′-39°27′,东经101°49′-104°16′之间,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隔祁连山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东南距省城兰州市276公里,西北距镍都金昌市74公里。南北长326公里,东西宽204公里。

武威,位于甘肃省中部,河西走廊的东端,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对外开放城市,200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地设市,2005年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2012年10月被命名为中国葡萄酒城。

现辖凉州区、民勤县、古浪县和天祝藏族自治县,总面积33238平方公里,有93个乡镇、1125个村民委员会、8个街道办事处、71个居民委员会。常住人口182万人,其中城镇人口50万人,乡村人口132万人,聚居着汉、藏、回、蒙等38个民族。

武威历史悠久,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骠骑将军霍去病远征河西,击败匈奴,为彰其“武功军威”命名武威。自汉武帝开辟河西四郡,历代王朝都曾在这里设郡置府。武威是古丝绸之路的要冲,境内名胜古迹众多,雪域高原、绿洲风光和大漠戈壁等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交相辉映,具有较高的文化旅游价值。

武威区位优越,东接兰州、南靠西宁、北临银川和内蒙、西通新疆,处于亚欧大陆桥的咽喉地位和西陇海兰新线经济带的中心地段,兰新、干武铁路、G30、G312国道贯穿全境,是河西重要的物流中心和商贸集散地。武威物产丰富,自古就是“人烟朴地桑柘稠”的富饶之地,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武威是一个传统农业地区,是全省瓜果基地及肉类繁育生产基地,也是绿色食品最佳产区之一,尤其适宜发展酿造葡萄,产量占全省的65%。

扩展资料

武威位于东经101°49〞~104°16〞,北纬36°29〞~39°27〞。地处甘肃省西部,河西走廊东端,东靠白银市、兰州市,南部与青海省为邻,西与张掖市、金昌市接壤,北与内蒙古自治区相连。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4千米,南北最大距离326千米,总面积32347平方千米。

其中陆地31966平方千米,占98.8%,水域381平方千米,占1.2%。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和蒙新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地带,地势呈西高东低,局部地形复杂。地形可分为三带。南部祁连山区,海拔在2100米~4800米之间,山脉大致呈西北~东南走向,气候冷凉,降水丰富,有利于林业和畜牧业的发展。

中部平原绿洲区,海拔1450米~2100米之间,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全省和全国重要的粮、油、瓜果、蔬菜生产基地。北部荒漠区,海拔1300米左右,干旱少雨,日照充足,是沙生植物、名贵药材的主要产地。境内最高峰天祝冷龙岭主峰咔哇掌位于县境西北,,海拔4872米,最低点民勤白亭海位于民勤县北部,现已干涸。海拨1020米。

境内所属黄河流域与内陆河的石羊河流域两大河流。黄河流域在武威境内过界水量23,15亿,通过长度68千米,主要有流域的大通河、金强河、松山、新堡河、石门河5条水系10条河流的一级沟22条,291公里,二级沟1049条,1023公里,三级沟1248条,769公里,沟壑密度每平方公里1.95公里,黄河流域面积3620.22平方千米,占武威国土总面积的11%。

石羊河流域总面积4.16万平方千米。石羊河流域武威属区面积2.91万平方千米,占武威国土面积的87.7%。从东到西有大靖河、古浪河、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东大河、西大河8条河流,8条一级河流总长717千米,二级河流118条1804千米,三级河流3149条5503千米,四级河流4641条4084千米,河网平均密度1.57平方千米。

参考资料

百科-武威市

三、七月武威出产什么水果?

武威七月的水果实在太多了!

苹果,人参果,桃子,杏子,西瓜,白兰瓜,金瓜,籽瓜……各种瓜至少有十多种,各种水果也应有尽有 ……特别介绍以下几种吧

武威人参果

武威张义镇、黄羊川镇、十八里堡乡均产人参果。因产地自然环境优越,所产的人参果厚实多汁、无核,口感爽脆,淡香清雅,风味独特。是一种回归自然的保健水果。

民勤黑瓜子

民勤县境内土壤、光照等生态环境,特别适合黑瓜子生长。民勤黑瓜子以板片大,无翘板,无麻板,色泽分明,片形均匀,籽多粒饱,壳薄肉厚,油多味醇。

泗水红提葡萄

古浪县泗水镇红提葡萄产于甘肃河西冷凉灌区,产地气候温寒,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降雨量少,有效积温多,病虫害发生轻,是种植红提葡萄的黄金区域。栽培品种为红地球,是晚熟品种当中的优质品种,口感上乘,风味独特,品质极佳。

武威猪头梨

武威猪头梨又名鬼头梨,属于白梨系。果实中大,倒圆锥形,色呈黄绿,蜡质薄,果皮粗糙。果肉乳黄色,果汁多,味甜美,风味极佳,是河西果中珍品。

民勤红枣

民勤红枣皮薄肉厚,核小味甜,已有200余年的栽培历史。作为民勤县的特产,民勤红枣色泽红具光泽,甘甜爽口,且富含锌和维生素导等营养,适于鲜食和制成干果。

四、甘肃大漠特产?

一、黑瓜子

泉山镇是民勤县CN-1大板黑瓜籽和“新疆园片”黑瓜子的主产区,所产黑瓜籽板正粒大,片形均匀,壳薄肉厚,油多味醇,出仁率高,品质达到A级特大板标准,在同类产品中质量独占鳌头,曾荣获国际金奖。平均瓜籽横径11—13MM,纵径16—18MM,以其外黑内白,色泽分明,酷似龙眼,驰名中外,产品主要销往港、澳、台地区及东南亚国家。

二、武威凉粉

凉粉是夏季当令小吃。武威凉粉有青粉、黄粉、沙米粉三种。青粉是用扁豆粉,或绿豆、山药粉制成的。金秋十月,沙米成熟,是采集的最好时节。住在沙漠边上的庄户人,便带着布单子、柳木棍去“打沙米”。将布单子铺在沙滩上,把沙蓬壳子摁在布单上,用棍子敲打,沙米便落在布单上。

三、沙枣发面馍

是沙乡一种时兴的面点。以其丰富的口味和深厚的地方文化特色而独树一帜,可与江南甜糕、友邦面点相媲美。沙枣发面馍日常干食,或外出携带,一般直径约有15厘米,有的家庭图方便,便烙成直径约20厘米的烤馍,表黄中白,外酥内韧,视其色,闻其香,品其味,受用无比。

五、武威瓜果之乡?

武威是水果之乡。比如凉州区的人参果,特别是民勤的黄河蜜,白兰瓜十分有名,畅销全国。主要源于这里昼夜温差大,糖分容易贮存于瓜果内。再加上这里特殊的沙质土壤,增加了丰富你矿物质,维生素。当地人也以本地出产的瓜果为傲。所以称瓜果之乡,名符其实。

六、金张掖银武威的由来?

“金张掖,银武威”意思是说张掖、武威是甘肃的好地方,用“金张掖”、“银武威”表示这两块地方物产丰富。

张掖,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张掖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优美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景观,物产丰富、文化繁胜,故而,被古人称为“金张掖”。

武威有着极其深厚的文化积淀,但古时因农作物品种产量略逊于张掖,故而冠以银字,被称为“银武威”。

张掖地名的由来:

张掖地名源自“伸张国掖,以通西域”,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张掖在古丝绸之路上的地位。张掖本来是匈奴觻得王的地盘,故被称为觻得,汉朝改其名为张掖,意思是伸张中国的臂掖,“以威羌狄”。

炖煌之取义大盛,并非实指其时郡治之城市规模的大盛,而是用以象征汉朝的文明道德犹如日月之光辉一样大盛。故其首字应以从火的炖或焞为正,无火字旁的敦为俗写假借。两郡的命名显示了汉武帝文武并用、刚柔相济的雄才大略。

七、甘肃古浪有什么水果?

隆冬腊月天,正是古浪的“软儿梨”应市的时候。沿街的干鲜果摊上,“软儿梨”和红艳艳的苹果、黄澄澄的冬果梨为伴,显得最没姿色,看上去灰褐鼓皱,太阳一晒软糟糟一包,跟腐坏了似的。不识货的人,谁会花钱买这“坏梨”吃呢?古浪人对它可是情有独锤,越是大雪纷飞,哈气成霜的三九寒天,越是喜欢吃软儿梨。

软儿梨,是梨中独一种,果子是圆形,小而汁多的,叫“神不知”;青中泛黄的是“蜡苔”;青黑皮儿的叫“墨梨儿”。霜降以前,小心摘下不使磕碰,码到地窖里,一层麦草一层果子,待沉睡了两三个月,果子完成了后熟期,脱掉涩味,闻起来一股酒香。这时候就可以放在不见烟火的阴凉屋里冻了。一冻果皮儿就变成黑褐色,沁出了果蜜,果农叫“出汗”了。这时的软儿梨可一点不软,冻得石头似的,运输储存都非常方便,不怕压,不怕碰,但有一条,怕热。数九腊月,人们空时间多,尤其过年那几天,磕瓜子、吃核桃、啃柿饼,大人娃娃吃得嘴角上火,口干舌燥,昏沉欲睡,何以解忧消火?最数软儿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