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吃银耳有什么好处?
银耳具有强精、补肾、润肠、益胃、补气、和血、强心、壮身、补脑、提神、美容、嫩肤、延年益寿之功效。用于治肺热咳嗽、肺燥干咳、妇女月经不调、胃炎、大便秘结等病症。它能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保护肝脏功能,它不但能增强机体抗肿瘤的免疫能力,还能增强肿瘤患者对放疗、化疗的耐受力。它也是一味滋补良药,特点是滋润而不腻滞,具有补脾开胃、益气清肠、安眠健胃、补脑、养阴清热、润燥之功,对阴虚火旺不受参茸等温热滋补的病人是一种良好的补品。银耳富有天然特性胶质,加上它的滋阴作用,长期服用可以润肤,并有祛除脸部黄褐斑、雀斑的功效。银耳是和种含膳食纤维的减肥食品,它的膳食纤维可助胃肠蠕动,减少脂肪吸收。
二、我想找周口市淮阳县大连乡
大连乡位于淮阳东部,距县城9公里。南于刘振屯,东于郸城县,北于葛店乡、白楼乡、临蔡乡,城关镇接壤。全乡32个行政村,174个自然村,376个村民组,8.23万人,8.9万亩耕地。2004年底,全乡工农业总产值4.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876元。
该乡交通便利,淮郸公路穿境而过,背靠漯商公路,许昌至郸城小铁路贯穿东西。
淮阳七台八景之一的平粮台位于该乡的大朱行政村,相传6500年前伏羲氏从天水沿黄而下,在这里定都居住,创造了人类的文明,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乡土地肥沃,多为两和土和淤土土质,主产小麦、玉米、红薯、芝麻、大豆等,种植经济主要有棉花、蔬菜、烟叶、种植面积每年分别在20000亩、10000亩、5000亩左右。农业总产值2004年底达2.4亿元。
养殖业为该乡一大支柱产业,2004年底全乡猪存栏3.5万头,羊3.5万只,牛0.5万头,禽40万只,并涌现出养殖专业村7个,养殖大户200多个。
近年来,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李菜园、林楼两个工业小区和沿淮郸公路两侧12华里的民营工业走廊。形成了以木材加工、童车制造、农产品加工、储运为主的支柱产业。2004年底,乡镇企业发展到800多个,从业人员1.2万人。突现总产值1.7亿元。该乡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近年来引资达3000多万元,入驻产值在百万以上的项目12个。森源木业,谷庄乳制品公司,金土地农工贸公司,小乐园童车厂,大风车童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引资企业发展得红红火火。
劳务经济也是的该乡的一个亮点,每年对外输出打工人数在1.5万人以上,外出打工收成为了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来源。
该乡文教卫生事业发展蓬勃:有中学3处,小学29处,在校学生15000多名,每年中招升学率居全县前三名,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人才。该乡拥有卫生院一个,分院3个,医院环境优美,功能齐全。
名优特产:
1、大连烟叶:该乡每年种烟在5000亩以上,炕出来的烟叶香气浓、不变质,储存越久烟质越好,不褪色。
2、大连粉条:主要产地在该乡周庄、邢吉屯一带,每年打粉制作粉条者500家以上,年产粉条在50万公斤以上。其粉条线匀条长、耐煮、味美。产品销往安徽、山东和我省周口、郑州等地。
3、回穆家牛肉:主要有回民穆文志制作。其煮制的牛肉为大火煮沸,然后炆火慢炖。摄入佐料20多种,不加赤色,煮成的牛肉色鲜、味美、肉烂、存放时间长等特点,在豫东一带闻名
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是什么意思?
【诗文解释】
清明节这天细雨纷纷,路上远行的人好像断魂一样迷乱凄凉。向人询问酒家哪里有,牧童远远地指了指杏花村。
【词语解释】
纷纷:形容多。
断魂:形容十分伤心悲哀。
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本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诗文赏析】
山西杏花村的白酒,醇香可口,年代长久。在杏花村考古工作者发掘出许多汉代的制酒的工具和酒器,推测大约在一千五百多年前的北魏时期就大规模地酿造白酒。到了唐代,村里酒店已经有七十二家了。杏花村的酒闻名于世,李白和杜甫也曾在此饮酒作诗,但杜牧的《清明》诗家喻户晓。据说,到了清朝,杏花村的酒家已经有了二百二十家。本诗大意是清明时节,本该家人团聚,可是对于冒雨赶路的行人来讲,不禁心情迷乱,难以平静,好在找到了解脱的形式。全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余味无穷。
四、求上海一些人气美食的地址~有没有谁能推荐一下呢?@sobar001
上海餐饮指南
上海各色餐馆林林总总,星罗棋布,有百年老店、中式菜馆、西式餐厅,也有连锁快餐店、大众化早点摊。
上海各帮风味流派纷呈,名菜荟萃,能品尝到上海菜、苏州菜、无锡菜、宁波菜、广州菜、北京菜、四川菜、安徽菜、福建菜、湖南菜、河南菜、山东菜、扬州菜、潮州菜、清真菜和素食菜等佳肴,还可以品尝到来自法国、意大利、德国、俄罗斯、美国、日本、印度、韩国以及东南亚等世界各地的美食。各地名厨云集上海,技艺精湛,擅长煮、蒸、煲、拌、烧、煸、炸、爆、炒、炖、焖、烩、煎、贴、熏、烤、炙、扣、烟、扒、泡、浸等数十种烹调方法。上海确确实实是美食家的乐园。
在餐饮业的发展中,上海不断出现了满足于一般消费层次的美食街。如云南路美食街、乍浦路美食街、黄河路美食街等,在这类美食街上有高、中、低档的各类饭店、饮食店,其风味小吃也形成网群。如:鲜得来排骨年糕、盛昌的桂花甜酒酿、双档面筋百页汤、小绍兴的白斩鸡、天乐村的三鲜馄饨……
上海主要食街
名 称 地 址 风 味 区域
云南路美食街 云南路近延安东路、金陵东路 各色小吃 黄浦区
黄河路美食街 黄河路近北京西路、南京西路 家常小酌 黄浦区
乍浦路美食街 乍浦路近海宁路、天潼路 家常小酌 虹口区
沪青平公路美食街 沪青平公路(318国道) 海鲜 闵行区
沪菜
沪菜即上海菜,是我国的主要地方风味菜之一。
由于上海本地菜(包括苏锡菜)与外地菜长期共存,相互影响,便在原本地菜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以上海和苏锡风味为主体并兼有各地风味的上海风味菜体系。上海菜具有许多与众不同的特点:
首先讲究选料新鲜。它选用四季时令蔬菜,鱼是以江浙两省产品为主,取活为上,一年四季都有活鱼供客选择,当场活杀烹制。
第二菜肴品种多,四季有别。
第三讲究烹调方法并不断加以改进。上海菜原来以烧、蒸、煨、窝、炒并重,逐渐转为以烧、生煸、滑炒、蒸为主,其中以生煸、滑炒为最多特别善烹四季河鲜。
第四口味也有了很大变化。原来上海菜以浓汤、浓汗厚味为主,后来逐步变为卤汁适中,有清淡素雅,也有浓油赤酱,讲究鲜嫩、色调,鲜咸适口。特别是夏秋季节的糟味菜肴,香味浓郁,颇有特色。
如今,上海菜进一步具有选料新鲜、品质优良、刀工精细、制作考究、火候恰当、清淡素雅、咸鲜适中、口味多样、适应面广、风味独特等优点。其主要名菜有“青鱼下巴甩水”、“青鱼秃肺”、“腌川红烧圈子”、“生煸草头”、“白斩鸡”、“鸡骨酱”、“糟钵头”、“虾子大乌参”、“松江鲈鱼”、“枫泾丁蹄”等一二百种菜肴。
松江鲈鱼
相传松江四鳃鲈产于松江县城北秀野桥,后来虽然产地逐渐扩大,但秀野历来是四鳃鲈鱼贸易成交的中心。松江鲈鱼所以被视为鱼中珍品,是因为它肉质洁白肥嫩,无刺无腥,是野生鱼类中最鲜美、肥嫩的一种,它与长江鲁鱼、太湖银鱼、黄河鲤鱼并列为我国四大名鱼。松江秀野桥饭店曾以烹制四鳃鲈鱼出名,后来其它有名的饭店也有“红烧鲈鱼”、“清炖钙鱼汤”等菜肴供应。松江鲈鱼的营养价值在诸鱼之上,其颊部之肉及肝特别鲜美。鲈鱼的吃法一般有红烧、清蒸、氽汤、清烩或制鱼羹等。
虾子大乌参
海参是我国的一种名贵海产品。在我国的渤海、黄海和南海都有出产,种类繁多。海参分为光在和刺参两类,营养价值都很高,含蛋白质达60%以上,均在鱼肉及蛋类之上,并具有滋补作用,历来是我国制菜的珍贵原料。在中外闻名的“满汉全席”中,“红烧大乌参”是大菜之一,它同燕窝、鱼翅等山珍海味,经常并列于各种宴席之一。
青鱼秃肺
“青鱼秃肺”是上海“老正兴”菜馆独创的冬令名菜,全国唯独上海才烹制供应。该菜纯用青鱼鱼肝制做,又嫩又肥,滋补功效大,历来深受中外顾客的喜爱。由于青鱼肝含有大量纯鱼肝油,成菜嫩而细腻,油而不腻,嫩如猪脑,常食补神明目、强身健体,故而闻名。到30年代就成为“老正兴”最著名的菜肴之一,每到秋冬季节顾客便慕名前往品尝。
竹笋鳝糊
上海最早是制作“红烧鳝段”,称“鳝大烤”,清朝后期出现了“清炒鳝糊”。不过当时吃的人少,并不出名。直到20年代初,上海菜馆根据沪上顾客喜欢食用时令菜的特点,每到春季,就在“清炒鳝糊”中加早春上市的嫩竹笋共烧,它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更加鲜美清香,颇爱顾客欢迎。这样该菜就在上海地区盛行,几十年来成为当地春季的一道时令名菜。由于“清炒鳝糊”或“竹笋鳝糊”在制好后需要在鳝糊喑摁一个窝,放葱花、浇热油,上桌时滚油烫得葱花吱吱作响,故又称“响油鳝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