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有很多特产吗?有哪些?

安徽特产 2025-04-27 22:01 浏览(0) 评论(0)
- N +

一、湖州有很多特产吗?有哪些?

湖州雪藕 (菱湖菱角 太湖百合 太湖三宝 竹制工艺品 野荸荠桔红糕 双林子孙糕 双林绫绢 双林姑嫂饼 熏豆茶 练市杭白菊 莫干山蜜饯 长兴银杏 长兴青梅 长兴板栗 顾渚紫笋茶 安吉白片 (雷甸珍珠 莫干黄芽 天目笋干 德清早园笋 东立风鹅 清溪花鳖 湖州糕团点心谱 牛皮糖 紫笋茶 天目笋干 太湖百合 玫瑰酥糖 菱湖白扁豆 绫绢 安吉白片茶 震远同“茶食三珍” 双林子孙糕 百鱼宴 丁莲芳千张包子 周生记馄饨 张一品酱羊肉 诸老大粽子 野荸荠桔红糕 (鱼(鱼乍)

二、太湖三白的资料

   吴郡太湖产名食,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之形冠名,故曰:太湖三白.

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春秋时期,太湖就盛产银鱼,宋代诗人“春后银鱼霜下鲈”的名句,把银鱼与鲈鱼并列为鱼中珍品。清康熙年间,银鱼就被列为“贡品”。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银鱼又是江苏传统外贸产品,太湖牌冷冻银鱼在国际上久负盛名。日本人常把银鱼与鲱鱼籽、海胆酱一起,配上调味品,制成珍贵菜肴。将银鱼晒成干,色、香、味、形,经久不变。烹制前,用水浸一下,柔若无骨,制成各类应时名菜,不比鲜银鱼逊色。八十年代太湖银鱼南移滇池,西湖,成为当地的名特产。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目前尚未养殖,主要依靠天然捕捞。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白鱼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睡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吴郡志》有“吴人以芒种日谓之入霉,梅后十五日谓之入时。白鱼至是盛出。谓之时里白”。解放后,对白鱼资源进行保护,繁殖期禁止捕捉,使之常盛不衰。

1300多年前,太湖白鱼就被老百姓夸为无锡第一鱼。太湖白鱼又称太湖银刀,相传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渔民张三带领一帮人与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带激战。一次,张三在湖上与清兵作战时,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剧痛,弯腰从湖中拾起一把银刀,向清兵杀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给镇住了,纷纷落荒而逃。张三再一瞧手中,原来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鱼,这样银刀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太湖白虾: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白虾剥虾仁出肉率高,还可加工成虾干,去皮后便是“湖开”。虾还可入药。内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后喝一碗虾米汤,顿觉肠胃舒适,美味不尽。

三、安庆市太湖县都有哪些特产???

太湖县的茶叶历史源远流长,明代和清代期间,所产茶叶芽叶被列为户部贡品,其中“南阳谷尖”尤其闻名。1986年,在茶学专家陈椽教授的指导下,重新发掘了历史名茶“南阳谷尖”,采用特殊工艺制作,更名为“天华谷尖”。

“天华谷尖”以形似稻谷、色泽翠绿、香气高长、汤色碧绿、滋味鲜爽、叶底匀整嫩绿明亮而著称。自1987年恢复生产以来,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名茶,1989年获农业部部优名茶称号,1998年经省农业厅复评为省何必农产品,并多次在国际、国内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2002年3月,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审定为绿色食品茶,2002年底被安徽省政府授予安徽名牌产品,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年通过农业部茶叶质量检测中心检测,认定为营养、安全、无公害农产品。

已故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老曾品尝“天华谷尖”茶后盛赞其“色碧、香清而味永”,实乃茶之上品。

红皮板栗是安庆市太湖、岳西、潜山山区的特产,因其红棕色的光泽鲜艳而备受喜爱。鲜板栗可直接食用,也可炒食,还可以制作成各种菜肴,磨成栗粉后,可用于制作各种点心、罐头和糖果,口感香甜可口,营养丰富。

此外,红皮板栗还具有治疗脾虚、补肝、强身壮体的医疗作用,在山区被誉为“铁杆庄稼”。

四、太湖三白指的是什么?

白鱼;银鱼;白虾

太湖三白指中国太湖的三种河鲜类特产——白鱼、银鱼和白虾。 因为白鱼、银鱼和白虾的色泽都是白色,所以称为“太湖三白”。利用太湖三白所制作之菜肴的选料,极为注重食材的新鲜程度;尤因其出水即易死亡,故而最适合在水边或船上烹制太湖三白。

太湖银鱼:长二寸余,体长略圆,形如玉簪,似无骨无肠,细嫩透明,色泽似银,故称银鱼。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骨、无刺、无肠、无鳔、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体狭长侧扁,细骨细鳞,银光闪烁,是食肉性经济鱼类之一。白鱼肉质细嫩,鳞下脂肪多,酷似鲥鱼,是太湖名贵鱼类,大多在太湖敞水域中生长,以小鱼虾为食,是太湖自繁殖鱼类,一年四季均可捕获,在六七月生殖产卵期捕捞产量最高。

太湖白虾:头有须,胸有爪,两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长在水草繁茂、风平浪静的开阔浅滩处,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机残渣和弱小无脊椎浮游生物为主要食料。白虾生长期一般为一年左右,白虾没有专门汛期,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虾产卵旺季。也是捕捞旺季。